台灣的認知科普翻譯和譯評:教學經驗分享 洪振耀 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摘要 神經認知科學為當代顯學,最新研究不斷推陳出新,雖然其相關學科牽涉廣泛,然而其相關知識幾乎是現代人必備的新資訊和生活常識,也應該是大學通識教育不容忽視的環節。有鑑於此,輔大譯研所於本學期新增以認知科學相關文類媒材為主的「翻譯作品評析」課程,希望能夠幫助學生認識相關學術動態、出版資訊、賞析中文翻譯作品、培養翻譯批評敏感度、在習作觀摩中求進步。本課程除傳統的教室互動以外,同時利用部落格和電子郵件作為師生課外非同步遠距教學互動的輔助溝通介面,方便 老師即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觀察學生學習進步或困難所在,給予適時的回饋,同時此教學部落格也可成為一公開的網路資源,為華語界的翻譯批評論壇注入新血,本論文將和同仁分享切磋本課程相關教學心得。
關鍵字:口筆譯教學、翻譯批評、神經認知科學、通識教育、部落格教學介面
I. 引言 探討台灣的認知科普翻譯和譯評必先認清以下幾個重點:
A. 認知科學的蓬勃發展
B. 認知科普的大量出版
C. 台灣的認知科普翻譯
D. 罕見的認知科普譯評
認知科學近數十年來發展相當蓬勃,專業期刊論文不勝枚舉,研究常有重大突破,更新以往所累積的科技和知識,介紹認知科學的相關科普暢銷書更是大量出版,議題涵蓋廣泛,幾乎貫穿現代人類生活各個領域層面,台灣在對相關書籍的翻譯也急起直追,甚至有生命科學館認知科學叢書等系列翻譯出版,在出版時差上有些更達到譯本和原文書同步出版的地步,然而譯本良莠不齊,所引進的知識是否都是相關領域的最佳著作,譯本傳遞的訊息和原文書是否有所偏離,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消費讀者大眾所接觸的書評譯評大都是書商的文宣資料,相關譯評論壇如 通俗科學網 和 翻譯工作坊 等尚不足提供讀者消費大眾即時足量既公允又深入的書評譯評,相關人才亟需培育,風氣亟需提振推廣。有鑑於此,輔大譯研所於本學期新增以認知科學相關文類媒材為主的「翻譯作品評析」課程,本文將和學界同仁分享本課程相關教學經驗。
II. 譯評教學 A. 教學目標 「神經認知科學為當代顯學,最新研究不斷推陳出新,雖然其相關學科牽涉廣泛,然而其相關知識幾乎是現代人必備的新知訊和生活常識,也應該是大學通識教育不容忽視的環節。有鑑於此,本課程將以認知科學相關英文文類和媒材為例:幫助學生賞析中文翻譯作品、培養翻譯批評敏感度、在習作觀摩中求進步、並認識筆譯、影片字幕翻譯、和逐步口譯等翻譯類別、提高對認知科學的興趣和關注並且擴展相關知識領域。」
B. 教學設計和實務 1. 在職專班學生族群分佈 本課程的學生來自各公私立機關學校現職人員,有教師、公務員、電腦業職員等從業人員,有工作也有家庭,在下列學生回饋中大致不難瞭解學生在忙碌的工作、學業、和生活中好學進修的精神:
「懷著期待又忐忑的心,進入翻譯學研究所的殿堂。期待能在研究所對翻譯有進一步的瞭解,習得翻譯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術,進而運用到各個不同領域;忐忑自己是否能在工作、學業、和生活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感謝這門課程使我能夠在忙碌中,尋找出與生活和平日的上課中以外,所沒有辦法接觸到的世界。」
「班上很多同學都知道,我的住所和工作其實都在台中。為了完成一個美麗的夢想,我不計代價地來到台北唸書。 … 雖然家住在最遠的台中,但每週的上課總能提前到達教室,我一直是班上最早到的同學之一。 每個星期五晚上,上完翻譯課後,我都必須借住在台北朋友家,留下來上星期六一大早的【翻譯作品評析】課。」
「這學期課修的比較多,工作和家裡又陸續有一些事,加上幾位教授於學期中陸續增加課堂作業和各項報告的份量,幾乎每天都被功課和要讀的書追著跑。現在雖然才期中,身體已經出現許多狀況,不堪負荷、身心俱疲,醫生也診斷頭腦鄰近缺氧邊緣、有些過勞傾向 … 近日內已盡量調整生活步調,期能在各方面盡快達到身、心、靈的平衡。希望能在短期休養後,恢復腦力和精神,重新振作。 」
「平時工作的疲乏讓我時常週六上午沒有準時上課,但課程中的內容是絕對讓我感到興趣,也每到週五晚間都對於隔天的課程充滿期望 ( 其實上課前的心情很重要,課程如果無法吸引學生,學生也會對於是否前往感到懶散,但週六的課確實讓我充滿期待 ) 。」
「身為一個學生,確實還不夠用功。我知道這是老師給我們的自由,讓我們隨意選擇自己想讀的東西做譯評。老實說,我覺得自己現在還不夠適應「半工半讀」的生活,可能已經習慣了白天上班,晚上休息的生活,閒散太久,很多科目並不是跟進度跟得很緊,這一科也是一樣。雖然選讀的是我喜歡的領域 — 音樂治療,真正會主動把書拿起來看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這樣下去不僅我無法進步,生活也會因為拖延而被搞的一點生活品質都沒有。所以我決定為自己訂定「讀書計畫表」每星期按表操課,在剩下的半學期一定要好好利用時間。」
「科普書籍普遍都較為生硬,害怕無法提起太大的興趣去認真完成它 ( 這個刻板印象來自於我以前的閱讀經驗。 但很有可能是因為中譯本的翻譯素質不佳。 ) 。很慶幸我選到的書籍 【創智慧】 ( On Intelligence )… 內文討論的是我比較熟悉的電腦相關知識, 所以在寫譯評的時候還蠻愉快的 ( 是一種讀一本書而不是寫作業的心情。 ) 。」
2. 傳統教室和多媒體教學 基於生源、課程內容、學習認知等各方面的教學考量,本課程除了每週固定採用 傳統教室和多媒體教學以外,在課後更輔以網路非同步遠距教學,兩者兼行並用,學生回饋也相當正面:
「老師充分實現資訊融入教學,結合現代科技,上課時大量使用電腦科技設備進行教學,運用多媒體設備,不但引起我們的學習動機,更使我們對上課內容一目了然。」
「老師的教學方式十分活潑。在課堂上把艱澀的神經科學,用簡單生動的範例告訴同學,讓我們不會產生排斥感。而且在授課方式上,還輔以網際網路、短片、與課堂討論等方式,讓我們更容易聚集精力在上課的內容裡,而且更容易記住 老師授課的重點,更重要的是,我也開始對認知科學中比較艱澀的理論部分,產生了興趣。 」
對於音樂具備跨時代跨文化傳遞人類普世認知的功能,因為課堂上有學生有興趣,所以利用機會教育,觸及相關議題,有學生在回饋中寫道:「記得有一次,老師提到馬勒的大地之歌,是馬勒讀到唐詩的德文譯本發想靈感所作,我感到相當訝異, 就開始想像由一個奧地利作曲家所讀到的中國會是甚麼樣子,我下課就上網找了資料,也找到了其中第六樂章的音樂檔,深夜時分,聽來非常感人,我竟然從中聽到了中國。雖然中國味兒並不是那麼濃就是了。於是,我把我的搜尋所得貼在部落格上,意外的得到了老師的迴響,並要我上課將這個主題跟大家分享。雖然那天跟大家分享的時間不是頂多,但我竟驚訝的發現,老師說他帶了大地之歌的樂譜到課堂上來,我當時非常感動,雖班上同學所作的主題都不一樣,老師卻能一一記得,並為我們導正觀念,並適時加以補充。」
3. 網路非同步遠距教學 a). 網路資源科技利用 網路資源科技的利用對於任何學習都具備相當功效,而對於工作忙碌的在職專班學生而言,需求更甚,效果更佳:
「網路虛擬世界充滿知識,也具備許多廣泛的資源,但也許目前的工作性質使我忽略了這些元素。」
「選擇在職班研究所就讀,就是想兼顧工作及進修,感謝 老師體諒我們平日要工作也要讀書,將學習平台轉換到無空間及時間限制的網路,讓我們可以想作及有空時就可以打開電腦讀書,這樣的方式我已經將它應用到我自己的班上了喔,效果還不錯呢 ! 」
b). 部落格非同步高效能溝通平台 在學期初就讓同學認識老師的教學部落格,提供相關認知科學原文出版和譯本的基本資訊,並且每個同學都建立自己的部落格,可以在上面發表自己依據個人興趣所選定的譯本的譯評,在教師的教學部落格平台上最先連結所有同學的部落格,課後整個班級所形成的網路學習社群依舊存在,當中蘊含了很多的網路資源、觀摩學習潛能、良性競爭合作的團體動力、觀察考核學生學習進度、方向、或困難瓶頸所在的管道,輔助學習成效明顯,同學們對於部落格輔助教學反映熱烈:
「透過這門課,我第一次建立了部落格,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文章,同時也分享他人的領域。」
「我覺得最困難的部分是不懂如何製作部落格,學習期間造成 教授困擾覺得很抱歉,並感謝曹姓同事大力相助。」
「我學到最大的收穫是學會製作及運用部落格,小有成就感,覺得很有創意,誘導式學習讓同學自行發揮,創意無限。」
「我覺得這門課真是有趣,不僅可以接觸到這麼廣泛領域的知識,同時對我們這種已經上班多年的老學生來說,還可以學習如何建置並經營部落格,真是不可思議,獲益良多。」
「謝謝 教授鼓勵我們以部落格作為記錄學習成果的工具平台。過去手抄的學習筆記,常常擺到最後就不知去向,無論當時記的再努力,思緒再清楚,未經妥善整理的學習札記,將來的用處恐怕也很有限。如今,這些留在部落格裡的一字一句,不僅記錄自己的學習軌跡,未來也許有可能繼續發展成一個更完整的作品集,一舉兩得!」
「教授的上課方式很先進也很特別,一開始便要求我們每人都要有一個部落格,好在網上與教授和同學們進行連結。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裡,沒想到這門課還能讓我們透過每個人的部落格進行交流,對於從沒建立過部落格的我來說,真是一個新的體驗。」
「教授上課的方式非常特別,把所有相關的內容均建置於部落格上,資訊整理、連結非常有系統,同學只要對哪個作者、哪本書有興趣,都可以透過教授的部落格做進一步了解,真有如挖不盡的寶藏。」
「透過網誌製做、資訊搜集及課堂報告,不斷擴大此門科學之學習範疇,在教授課堂及課後說明引導下,培養敏銳的觀察力、精闢的分析力及精簡的表達力。」
「使用部落格的方式,讓班上同學互相能了解彼此的學習狀況與工作進度是一個創新且相當不錯的作法,一來能透過同學的成果來督促自己,二來能讓彼此分享自己所吸收到的知識與見聞,一石二鳥。」
「教授非常有創意,教導我們建置並經營個人部落格,所作評析也均由部落格展現,並將同學們的部落格與教授的部落格連結,隨時可以掌控學生學習進度與方向,並適時予以指導,同時同學們也可以互相觀摩學習,真不失為一個效率高、創新的好方法。」
「在這一門課中,老師指定我們把評析的心得、內容都張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沒有明確硬性規定每週的必須完成的字數內容,或繳交時間,也沒有統一的參考書籍。老師鼓勵我們每一個人都去找自己有興趣的譯本來評析,如此一來,我們全班十幾位同學就彼此分享了十幾本書,不僅僅是書本內容,還包括各個譯本在翻譯上的優缺點。每次上課都是一種腦力的激盪,收穫滿滿。」
「除了與大家分享認知科學的無所不在之外 , 在網路發達的現在 , 上課方式更以部落格來呈現結果 , 反應所學習到的進度 , 除了反應課堂上的問題與進度之外 , 教授您更鼓勵大家選擇一本有興趣的讀物來作為額外的翻譯練習與討論 , 這樣一來不但讓自己的部落格增添不少內容 , 也同時讓自己以周為單位來監督自己的進度 , 讓自己可以用量化的方式來更誠實的面對自己。」
有同學對部落格輔助教學有相當感性而且充滿詩意的心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欣賞別人的成果,珍惜自己的努力,為成就加上註腳。」
c). 電子郵件輔助課後教學溝通互動 教師可以在課後透過電子郵件繼續和學生保持教學互動,雖然未必是同步即時訊息,但是仍然非常有效率。
「老師對於每一位學生在網路部落格發表的譯文評析都認真的加以檢討給予建議, 針對評析原文的內容與我們分享相關議題的重要文獻和資料,並細心的使用電子郵件針對我們的問題加以說明。」
「感謝 老師 … 總是隨時針對我們完成的作業提出建議和批評,使我們更進步。和 老師密集的電子郵件往返,結合科技與時代潮流,使我在這一堂翻譯評析課學到的不只是翻譯相關的技巧而已,更吸收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學問。」
「每週我固定會撥時間閱讀翻譯作品, 如果有艱難的英文單字,我會利用許多工具書來確定原文的意義為何。遇到認知科學或心理學專業上的問題,我也會主動透過 e-mail 請教老師。我在這樣的腦力激盪和 老師的薰陶下學到許多寶貴的知識。」
C. 學習心理學考量 1. 消除恐懼隔閡引發興趣 對於學生不熟悉的學科領域,排除恐懼感,消除隔閡障礙和來源不明不正確先入為主的負面偏見,在學習的初期,尤其重要:
「首次接觸認知科學,覺得耳目一新,然而面對陌生領域卻令人惶恐,幸得 教授諄諄善誘,慢慢接觸新知後眼界大開。」
「我必須承認這門課並非最初的首選,但這並不影響後來真正上課的情況;出乎意料地,我非常投入,也非常喜愛每週六早上的三小時(雖然偶爾會因為前一晚熬夜趕資料而遲到)。」
「我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神經認知科學的相關知識,所以剛開始上課時,其實是非常惶恐的,不知道這門課究竟該如何切入,沒想到教授就如同一個浩瀚的知識庫,每個星期六都有不同的主題介紹給我們參考,包括許多有關神經認知科學的書籍、作者以及相關的訪問、研討會及演講等等,內容非常豐富。」
「對認知科學的領域不排斥後,才能開始進行書籍評論的工作。」
「因得知神經認知科學似乎門檻較高,為避免影響學習成效,決定挑選建議書目中寓教於樂之「恐懼之邦」入門。」
「記得以前大學時修習過教育心理學,當時授課 老師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實在引不起我對心理學的興趣,但從這學期開始,在老師生動的說明的引導下,我開始懂得心理學甚至是認知科學的奧妙和趣味。這是我當初在選修這堂課之前始料未及的。」
2. 加強興趣延伸終身自主學習 對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而言,興趣的啟發和維持非常重要,每個學生的興趣性向不同,進階學習時推進方向和興趣能協調一致非常重要:
「同學可 … 選出適合自己及有興趣的書本做評析,讓大家不侷限在某領域上,可以發揮自己興趣做選擇。」
「在一堂上課中 , 我便很快的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一個主題 , 一本對我而言就像把「祕密」與致富的道理融合一體的書 , 這本書的確有很多令人值得思考的部份」
「上課上到學期中 , 還是說時間把大家都拉到了這個時空?覺得受益良多 , 但是總覺得自己想學習的心情應該要能夠更具自發性 , 每個禮拜六早上好像到輔大城區部來接受老師的洗禮與領取下週的精神食糧 , 但或許 教授在學期結束前所期許的 , 所引領期待的是個換然一新、 具有巨觀能力與執行力的學生?」
「大腦的奧妙非短期學習能全盤了解,其相關知識,浩瀚無窮;期許自己未來多閱讀相關書籍、影片及資料,以加深對認知科學的認識。」
「此門科學之廣博,非短期能了解,希望教授未來能繼續開立相關課程,讓學生對認知科學能更有進一步的認識。」
「不知道老師有沒有可能再開一門進階翻譯評析的課程?認知科學的領域太廣,想知道的太多。而且,翻譯評析的廣度,也因為不同翻譯模式,如筆譯、口譯、字幕翻譯等而有所不同。」
3. 循序漸進教學上「必要的幻覺 (Necessary Illusion) 」 有學生在學習心得回饋中寫道:「在修習這門課程後,才體會到認知科學的浩瀚無邊。我們生活中許多的情緒反應與行為,事實上都和腦部的結構與運行方式相關。其實這個道理,以前當學生的時候,教自然科學的老師都和我們說過。只不過當時的 老師是用許多生硬的大腦圖片與專有名詞,來向年幼的我們們解說。因此,我們心裡自然會覺得,腦內乾坤是非常學術性與艱深的一門領域,除了極少部分立志成為醫生的同學會有興趣外,大多數的同學都避之唯恐不及。 」
其實老師所教的內容並沒有錯,但是教法不但不能引發學生興趣,反而扼殺了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動機。問題何在呢?或許教師在引介艱難的學術領域時,值得參考 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稱為「 必要的幻覺 (Necessary Illusion) 」的思想:
「 必要的幻覺 (Necessary Illusion) 」一詞來自於美國新教的神學家 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他的神學理論特別強調信仰在政治外交上的實踐。在其 1932 年的著作「道德人和不道德的社會:倫理學和政治學的研究 (Moral Man and Immoral Society: A Study of Ethics and Politics ,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32)) 」 Niebuhr 論說:
「理性屬於冷靜的觀察者,普羅大眾的信仰就像所有信仰一樣,都有幻覺的成分,然而這是「必要的幻覺」,因為缺乏這項要素,某些真理就無法彰顯。社會的惰性相當頑固,要是無法相信他並沒有那麼難以克服,那麼將不會有任何人會開始改造社會,而且要是也無法相信有可能建造一個更純淨公平的社會也沒人會去承受激烈社會變革過程當中所牽涉的危險和痛苦。這種幻覺固然危險,因為他們會讓狂熱合理化。但是放棄這種幻想更危險,因為這會讓人傾向於無所事事。
Niebuhr 所訓練出來的神學生都希望能夠投入社會改革運動,在他的「革命神學」當中他也強調了一般人聰明才智不足,需要給予極度簡化可以帶動其情緒反應的「必要的幻覺」才能讓他投入「正義之戰 (just war ) 」。若我們想要誘導研究生終生投入博大艱深領域的翻譯研究工作,是否應該考慮一步步循循善誘呢?當然不應該讓學生在一開始就產生敬而遠之的迴避心態。
4. 尊重學生努力鼓勵思考 對任何人而言,不直接批判對錯,適度適時的認可都是幫助進一步發展的有效鼓舞:
「對於學生的問題, 老師都會很詳細的解答 。雖然一開始不會直接告訴我們答案 … ,但是循序漸進的引導反而有助我們多方面的思考 ( P.S 老師的課是目前我覺得問問題最沒有壓力的一門課 ) 。」
5. 教學中無形的生活工作輔導 學生的生活工作問題都可能直接間接地影響學習成效,必須適時加以輔導排除,鼓勵正面思考的人生哲學,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也能發揮自我調適功能:
「除了解自我、提昇自我,現代人壓力大,甚至包括 “ 健康自我 ” 。更進而運用於翻譯評析,以了解原著傳達之意涵,正確分析得當。」
「我後來選擇《真實的快樂》這本書的原因,在工作上難免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當我接觸到正面思考及《真實的快樂》這本書之後,很多之前解不開的結,似乎也都一一解開了,原來我們會不快樂不開心,有時都是因為我們思考的負面,換個角度一切都會不同的。」
D. 團體動力學考量 1. 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傳統教室的優勢在於師生能有近距離無機器設備中介,多重感官的直接刺激互動,更能增強學習效果和進修動力:
「老師上課時也會接近大家,詢問大家的想法和建議,跟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互動,所以上課氣氛非常良好。」
「跟老師的互動比較像是朋友, 而且最棒的是老師總是會給我們信心跟鼓勵。」
「老師對於學生的發言內容和每一次的作業分享都會即時的給予回饋。上課時,老師總是以諄諄善誘的語氣鼓勵我們發言,並總是予以肯定,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翻譯評析以及認知科學更有興趣。」
「教授總是認真傾聽每位同學的報告,給予深入的講評。鼓勵及激勵我們勇於發表,並給予引導與回饋,讚賞與肯定。」
2. 職責劃分小組合作鼓勵主動自主學習 個別自主學習固然是基礎,但是團隊學習在培育將來優秀的工作研究團隊成員中,也絕不能忽視,一個 16 人的研究所班級,分為 4 組,組員之間方便相互切磋砥礪:
「教授鼓勵的小組合作,涵蓋了雙贏思維,透過組員相互監督鼓勵,將獨立個體轉換為互信互賴的團隊,並發揮團隊學習綜效,此善用加乘學習效果,建立組員相互溝通機制及互惠思考的框架,在相互激勵下,共同成長。」
「我和本小組的成員也常利用上課以及下課課餘的時間,在網路上或其他方式討論上課內容以及完成小組作業。特別是針對認知科學翻譯上的問題,我和小組成員也常常有許多討論和分享。我秉持著一種勤能補拙的態度,積極向學,希望能在這一堂課中收穫豐富。」
3. 既競爭又合作的良性團體互動 既競爭又合作的良性團體互動在教學中應該善加利用,讓學生有體驗練習的機會,部落格的觀摩學習,很自然的發揮了相當的功效,此點在某些學生的回饋中,可以看出:
「閱讀其他同學的網誌,吸收更為廣泛的認知科學領域知識與翻譯評析技巧;有別於其他科目各自埋頭於課後作業,此方式有如開放式課程,達到知識分享之精神與理念。」
「看到大家認真的態度,我非常敬佩忙裡抽空的同學們, … 我慚愧自己沒有很多時間去好好寫更多的評析, … 近日因為收到簡體中文版本,翻了翻,發現不同的版本對照起來真的非常有趣!星期三雖然晚了,卻忍不住還是加了一點想法至部落格與大家分享。」
E. 浪漫科學式認知擴展 強調計量重要性和執簡馭繁的古典科學,在面對一個現象時,通常會取樣統計,然後以平均值和標準差來呈現答案的近似值。德國大文豪兼思想家歌德曾經諷刺地比喻,當我們問這個世界是什麼顏色時,若以光譜取樣,求取平均值,結果得出來的結論說我們的世界是灰色的,這顯然是一個離譜的答案,既違反常識也違反事實。所以要呈現我們五彩繽紛的世界,更好的方法就是選取不同的事物和現象,盡量貼切地作質性描述,當觀點愈完整,描述愈面面俱到時,所呈現的就更接近真實的五彩繽紛的世界。此所謂「浪漫科學」的觀點在 Luria (1993 )的著述中有更詳盡的描述。
神經認知科學牽涉廣泛,在神經解剖、神經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基礎層次,技術性門檻較高,容易讓初學者產生排斥畏懼,在教學上適合採用 浪漫科學式認知擴展,循序漸進,讓學生累積有趣的實例經驗,逐步拓寬視野加深理解。
1. 從導論到專題 「教授除了知識的傳遞外,也教我們如何做評析,由小處著手,再慢慢就整本書所傳遞的訊息,歸納整理,並解釋譯者可能譯錯之原因。若有可能,再從譯者所譯相關書籍,試著找出相似的錯誤。」
「在這一堂翻譯作品評析的課中,老師的教學非常用心,在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兼具。不但提供給我們許多翻譯上的專業知識,更培養了我們以客觀、超然的角度去評析當今市場上相當受到矚目的翻譯作品。除此之外,老師在認知科學上的專業,也為我們開了一扇窗,接觸到前所未有的知識洗禮。」
2. 從部分到整體 「關於認知科學書籍的翻譯評析, … 一開始,同學們大都專注於中文譯本與原文書中,字與字之間的對照,或是純粹譯錯、語意不對的部分。在教授的提示與指導下,才知道這樣的評析只是最基本的功夫,在完成基本功後,應該再進一步瞭解整本書的內容和風格走向,才能夠做出更有深度的評析,這才知道翻譯作品的評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從 教授給我們的練習中知道,在翻譯作品時,要注意前後文的對應關係。從書名、章節標題、到書本內容,要注意許多事情:單字的翻譯要前後一致,章節標題的翻譯也要注意作者的安排,是否刻意處理或別有用意,如此才能將作者的原汁原味確實以中文傳達。另外,還要注意整本書的大結構,以大結構來衡量該如何翻譯此書的書名和章節標題,確定中文譯本所傳達的概念、理念或想法,確實符合原作者的主題。」
「教授曾提到,翻譯評析應從句子、章節、篇章、全書風格逐漸擴及相同領域書籍。」
「由於是第一次做譯評, 所以還蠻戒慎恐懼 ,總是字字推敲, 導致進度非常的緩慢 ( 截至目前為止只進行到第三章 ) , 正當我還在揣測這樣的逐字推敲是否是正確的翻譯方式時, 老師即在課堂上給了我們一個從事譯評的新思維:『譯評不光只局限在文字上的錯誤,整體概念也應該要被顧及, 也就是整本書的訊息是否有被正確的傳遞。 而且標題的翻譯尤其重要, 因為這些標題往往會影響讀者對閱讀的理解』。這一番話真是有點當頭棒喝! 老實說在從事譯評時,章節的標題一直是被我所省略的部份。 而且每一章偵錯完後, 我並沒有再回過頭去重新檢視是否原譯者或是被我改譯過的部份有正確的傳遞原作者所要表達的訊息。 沒想到我一直認為是支微末節的部份, 竟然才是會引導讀者理解的要素, 我想老師給我的這個概念的影響遠大於大腦的結構。」
3. 從語言到專業 投考翻譯研究所的學生,大都具備喜歡探究字詞深意的優秀特質,然而從純粹的語言符號問題轉換成專業領域知識的探討需要一段自然的轉型期。學生的心得回饋中反映出此種軌跡:
「課堂上的討論,也讓我收穫頗多。我最喜歡討論的翻譯內容是對話。課堂上討論過《腦袋裝了 2000 齣歌劇的人》在被雷擊的醫生與護士的對話,與《恐懼之邦》內兩男一女的對話。喜歡討論對話翻譯,是因為我喜歡去推敲這句對話的前後背景,再歸納出對話中的人物在說出這句話時的原因與語氣,然後再決定如何將情境與語氣翻譯出來。因為我選擇的評論書籍不是小說,無法做這樣的訓練。所以我特別喜歡課堂上討論到對話翻譯的部分。 」
「老師總是會不厭其煩地把許多我們以前曾聽過,卻沒有完全了解的許多知識和專有名詞加以解說,並且引用許多例子更生動的說明。」
「最喜歡本課程中,教授對於語言學授課的內容,教授包含英、德、法、希臘多語言的說明,學生得以對於字源字義深入了解。另外,教授傳授的專業概念,亦令人印象深刻。例如: trance ,源自法文,為靈魂和肉體分離,進入神遊狀態,意識不在自己的掌控內,由此引申 Guided Imaginery 及 Music as Touch ,透過音樂與他人互動。」
「老師上一堂課有教大家用大綱模式拆解艱難的問法句構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能夠讓對某專業領域不熟悉的譯者,能夠更快速地瞭解專業知識,才能正確地翻譯文章呢?雖然這個技巧,和翻譯評析的課程似乎有點離題,不過以譯評家而言,好的譯評家也是得很快瞭解書中所陳述的專業領域,才能提出更有建設性的譯評吧?」
「語言是一種工具,身為翻譯工作者不該只有語言這麼一項專長,而是應該具備不同領域的知識,對所有的學問應當抱持學習的態度,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與能力,而從翻譯的角度來瞭解認知科學這樣的學問正是最好的機會。」
「身為譯研所的學生,這樣的譯本拿在手中,雖然我知道文字處理的不夠漂亮,字裡行間盡是滿滿的翻譯腔,但卻很難拿起筆來重新譯之,原因是我對大腦神經科學的知識過於貧乏,對於看似古怪的名詞,沒有十足的把握,無法正確判斷該段 ( 或名詞 ) 的翻譯是否語意有誤,或者只是因為譯者的中文語法出了問題,進行評析時偶爾倍感困惑與艱辛。」
4. 從個案到主題 從有趣的個案切入,具備人本精神和同理心思維的優勢,較容易產生學習類化和擴展的功效,同學以 Oliver Sacks 的精彩個案著作練習認知科學譯本的譯評就有類似的心路歷程:「對於之前沒有任何巴金森氏症和嗜睡性腦炎相關知識背景的我來說,這本書真的讓我評析的很「用力」,收穫也很多。對於病徵的認識,也漸漸如玩拼圖般一片一片拼湊出完整的圖像。」
5. 從偵錯到診斷 從發現問題,到分析問題,最後並發展成診斷問題根源,在學習譯評的過程中是逐步突破,例如:「中譯本《教養的迷思》,譯者為洪蘭。針對洪蘭 女士的譯文, … 對照原文的內容,找出中文譯文的問題所在:一、是否譯者本身的英文能力有限,加上沒有使用工具書及其他媒體,因而誤解了原文內容的意思,造成誤譯。這樣的錯誤最為嚴重,因為錯誤詮釋原文作者,帶給中文讀者錯誤的資訊,其影響甚大;二、譯者雖然理解原文的意思,卻未能用符合中文語法的句子將原文譯出,很容易造成讀者在閱讀上的困惑;三、過分詮釋原文作者的意思,反而譯出適得其反的中文。」
6. 批判思考能力 整體批判思考的能力在翻譯評析的學習中屬於較高層的學習:「在【翻譯作品評析】課中,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應該就是培養出批判思考的能力。看到中文翻譯的作品,能夠以客觀評析的角度,持保留的態度去欣賞、分析。」
F. 譯評習作實例舉隅 翻譯當中牽涉的語言和專業知識難度不同,學生需要的輔導也有分別,有時只是單純的詞彙語意問題,有時會牽涉專業術語問題,
1. 例一 : 學生自己能看出譯者誤譯,並加以修正
( 譯文 )
從魏德爾站的經驗,我們的火裡有很多的鐵塊,已經開始奏效了。 ( 《 恐懼之邦 》 P306)
*************************************************
( 原文 )
Based on what we've just learned at Weddell, we have lots of irons in the fire. (State of Fear , P283)
*************************************************
( 試譯 )
根據魏德爾站的經驗,我們 當務之急還多著呢!
( 譯評 )
「火裡的鐵塊」 (irons in the fire) 代表什麼?
(1)have many irons in the fire 同時有很多要緊的事要做 。例句: Although he was out of job, he still wrote to his parents saying he had many irons in the fire.
(2)(too many) irons in the fire = 吃緊弄破碗 ( 台語 ) ,指同時進行太多事情而無法兼顧,結果弄得一事無成;原意是指鐵匠一次放太多鐵塊到鎔爐裡,導致溫度不夠無法鑄成好的鐵器。例句: John had three part time jobs when he studied in the college. He put too many irons in the fire, and ended up being dropped out the school.
(3) 「火裡的鐵塊」 (irons in the fire) 代表什麼?
文章中提及對付網路戰爭 (Netwar) 時代唯一方式是「擴張監聽站」, 24 小時解碼並利用網路欺騙和陷阱技術,依據魏德爾研究站 ( 位於南極,致力於冰原及 全球暖化相關研究 ) 之研究經驗 (P231) ,仍有許多 'irons in the fire' ,因此, 'irons in the fire' 可能意指 研究工作仍千頭萬緒。
譯者似乎未譯出該句英文成語所代表意義,依據前後文「擴張監聽站」推論 'irons in the fire' 為 監聽站擴張情形 ,且為合理化,採取編譯方式再加上「已經開始奏效了」?或是把 'irons' 譯為「監聽站」, 'in the fire' 譯為「已經開始奏效了」?
2. 例二: 學生對一般用語和專業術語的差別尚未具備語感
[ 譯文 ] 首先我們須指出,發抖絕非巴金森氏症候群經常的症狀,也不是孤立的症狀,它只是患者面臨的最輕微難題。 (睡人 頁 3)
[ 原文 ] It is necessary to say at the outset that the shaking or tremor is by no means a constant symptom in Parkinsonism, is never an isolated symptom, and is often the least problem which faces the Parkinsonian patient. (Awakenings p. 5)
建議改譯為: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巴金森氏症患者並不會持續顫抖,還會出現其他的症狀,顫抖只是多項症狀中較微不足道的一種。
[ 譯評 ] 原文中形容「抖」有兩個字 - ‘shaking’ 和 ‘tremor’ ,兩者之間差距不大,譯者將它合併為「發抖」,是一個不錯的處理方式,不易落入同義疊字累贅的陷阱。
經老師指正: 'shaking' 是一般口語用詞, 'tremor' 是醫學 / 神經科學用詞,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但是, ‘constant’ 解釋成「經常」, ‘isolated’ 解釋成「孤立」,則又局限於字面意義了。這兩個形容詞一前一後,用意在於形容「發抖」這個症狀的特性,並非「持續發生」,亦非「唯一」 ( 意即還有其他的症狀 ) 。
3. 例三: 學生需要瞭解中英文動詞 (engage) 句法差異,分析複雜句型,瞭解神經認知科學相關概念才能正確做好譯評和改譯的工作。
原譯:
特定區域的腦部活動會創造出特定的經驗與行為反應,而畫出大腦地圖這個挑戰,目前吸引了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們日以繼夜的工作。 ( 《 大腦的祕密檔案 》 P.13 )
原文 :
The challenge of mapping this world--locating the precise brain activity that creates specific experiences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s—is currently engaging some of the finest scientists in the world. ( Mapping the Mind, P.1)
試譯:
現今繪製大腦地圖的挑戰,即找出創造特定經驗與行為反應之確切腦部活動的位置,正吸引了一些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
【教授指導後修改版】
目前一些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們正致力於繪製大腦地圖的挑戰,也就是要勘定腦部產生特定經驗與行為反應腦部活動的確切位置。
III. 未來展望 A. 通識教育推廣 認知科學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值得在大學和研究所教育中推廣的通識教育科目,相當多同學在課程中反映透過修習此門課程,對認知科學有更寬廣深入的體認:
「教授的評析課程超越了翻譯範疇的藩籬,開啟認知科學博大精深的領域。」
「一轉眼, … 這門課竟然已經上了一半! 雖然不敢說對認知科學已有相當的涉獵, 但是比起剛接觸時的懵懵懂懂, 可算是前進了一大步。」
「在學生時期所修的教育學程中有提到 : 教學法中有一種「認知教學法」 (Cognitive approach) ,直到上了這門課才知道認知科學原來跟大腦有關,而且可以談得如此學理,如此深入。」
「這門課讓我獲得許多有關認知科學領域方面的新知,若不是因為這門課,可能到現在還沒有機會接觸和瞭解這部分跟人體息息相關的知識。」
「上課後,在教授的指導下,開始對「認知科學」有基礎的瞭解,也漸漸學習到許多有關認知科學方面的知識,尤其是 教授每週帶給我們認知科學各相關領域的新知,實在獲益良多。開啟了我對認知科學的興趣,也開始對人類的大腦與行為之間的關聯性,有更深入的瞭解。」
「起初,對認知科學這門科目相當模糊,以為僅限於大腦神經科學,後來在 老師不厭其煩的指導之下,才漸漸明白原來認知科學的範圍相當廣大,就連我們生活中也處處皆是認知科學的一環。」
「透過課堂上老師所釋放的知識和訊息,能使我們對認知科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廣泛地攝取不同趨向的知識,例如認知心理學、行為學派理論、神經科學 … 等等。」
「教授深入淺出的通盤介紹,內容幾乎涵蓋認知神經科學所有可能的研究方向,兩個月以來,我對這門學科的認識,不敢說有多精通,但我想至少已經比大多數的人來得正確。認知神經科學不僅僅狹義地涵蓋人類自身的腦神經或心智反應,廣義來說,也包括人類意念與外界事物的相互影響,並且可以用科學儀器來檢驗。」
「這次選擇的書是 Daniel Gilbert 的 Stumbling on Happiness ,台灣譯本《快樂為什麼不幸福》由戴至中 先生執筆,從這本書中獲得了些許有關人腦運作、額葉 (frontal lobe) 功能、神經運作的相關知識,了解到只要與個人體驗、個人感受有關的「主觀意識」都是無法被客觀比較的,了解到「盲點」對人的意識有什麼影響,也了解到人腦怎麼去處理「記憶」這麼龐大的訊息,受益良多。」
學生閱讀認知科學相關書籍或觀看相關影片,有時會有些誤解,發現之後,是順勢深入探討的良機:
「大腦是控制人類行為能力的中樞,它影響著我們的思考及行為模式,之前老師給我們看的大腦解剖影片讓我印象深刻,人類的大腦在解剖之後還能因為電擊而數數字,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不同的病徵,左右手竟會畫出不同圖像的形狀,真正讓我感覺到大腦對人身體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腦部受傷,對他的身體、表達能力、甚至心智都會有極大的影響,更或許整個人變了一個樣,由此可見大腦在人類的生命之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
「在教授的帶領下,進入認知科學領域為本學期最大收穫,同時打破對此領域原屬醫學領域之刻板印象,發現其存在並運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不論是兩性關係或是子女教養等。大腦的結構如此精妙,而人類僅活用其中小部份 ,其未開發的潛能值得深入探究。此門科學浩瀚無窮,深刻體會學海無涯及學然後知不足所傳達的意義及精神。」
B. 翻譯人才培養 學生對譯本問題的敏感度,除了反映在無數譯評實例中,在學習心得回饋中也有所反映:
「該書通篇略帶翻譯腔,應仍存有極大改進空間。」
「有些可能譯者未能勤查字典,以致發生錯誤,這種情形在我所做 Leonard Sax 著,洪蘭譯之《養男育女調不同》之評析,就屢見不鮮;又有些字詞前後翻譯不一致,好像整本書並非出自同一譯者等情形,將來我們在從事翻譯工作時,當引為借鏡。」
C. 譯評風氣提昇 有同學反映:「選修這門課,不但讓我眼界大開,一探神經認知科學的奧妙,更透過中英文對照的閱讀,慢慢懂得如何對譯本評析,所以我很樂於學習且收穫豐富。」本課程教學部落格和所有學生在自己部落格所發佈一條一條針對某一個譯本的譯評都是台灣認知科普譯評的網路資源,為台灣譯評論壇注入新血。
D. 工作研究團隊 學生在課程中有創意研究的親身體驗:「是我遇到最不傳統最有創意並也鼓勵學生有創意的教授。」本論文幾乎是全班同學合作的教學觀摩研究,在課程進行中,學生由單一文句的譯評,已經逐步發展成整本書的譯評書評,甚至對某一領域的譯作已經開始產生興趣,甚至打算撰寫研究論文。
E. 翻譯倫理內化 在譯評習作中,學生按照一定規格,除了分析批評以外,也試著改進譯文,藉此培養譯評者和翻譯者之間的同理心,同學自動自發,除了批評翻譯問題外,對於好的譯文,也能表示欣賞讚佩:
「我 … 選定《 The Nurture Assumption 》 — 中譯本為洪蘭翻譯的《教養的迷思》作為翻譯評析的材料。在評析的過程中我找到一些非常離譜的錯誤,但當自己想要針對譯文的問題試著翻譯的時候,更能體會當一名優秀譯者的不易。」
「誠如老師所言,要批評別人的翻譯找出別人的缺點很容易,要自己做出完全沒有錯誤的翻譯卻絕對沒有想像中簡單。」
「而翻譯又是一件極其主觀的事,每一名譯者在下筆翻譯時不都也是認為自己是絞盡腦汁才完成一篇篇滿意的譯作嗎?我以一名譯研所一年級的菜鳥學生的身分對洪蘭這一名著作譯作皆富的譯者進行評析,有很多時候,我其實是帶著一點惶恐的,期望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會更努力充實自己,不斷進步,培養優秀譯者應具備的各項特質。」
「這堂課帶給我的最大的影響是很多新的翻譯思維。譬如, 翻譯是否可以先以翻譯軟體初譯後, 再經由譯者編修?我想這個想法可能對譯研所而言有點太過進步了點!正當其它的翻譯課還不准我們使用電腦字典的當下, 而老師竟然提出這樣大膽的論點, 算不算是反其道而行 ? 不過我很支持這個想法, 綜觀目前翻譯界最被人垢病的,不外乎翻譯品質的參差不齊。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譯者程度不一,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截稿的壓力, 讓譯者無法花更多的時間去仔細推敲。 誠如老師所言, 翻譯難免有錯, 但是找出犯錯的原因並避免之,不也是譯者應具備的專業態度嗎?」
「以前的我,很不喜歡讀翻譯的作品,因為好多翻譯作品讀起來都不通順,不知所云,文學類的作品或許還能讀得懂猜得出來文句內容所指為何,但非文學類的知識性書籍,如果譯者翻譯錯了,不但曲解原文作者的本意,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無法從書中得到正確的資訊,造成讀者困惑萬分,如果讀者將錯誤的譯文,引用在學術文獻中,其影響之大,無法想像我在這門課中深刻地體認到:把原文正確無誤譯出,並用符合中文語法的文字表現出來,是一名譯者該有的『基本道德』。」
F. 讀者消費權益 能分辨翻譯作品優劣,自然比較容易理解翻譯質量之間取捨的翻譯道德倫理相關議題和提倡優良譯本維護讀者大眾消費全意的議題。
IV. 感恩的結語 個人在從事翻譯和教學工作時,常感覺能發揮所長服務他人,讓人受益是一種人生的福報。譯評工作,既然牽涉批評,閱讀理解、專業知識、寫作語感難免見仁見智,除非明顯的錯誤,否則受批評者對於批評不見得都能心服口服。對於大量翻譯多產的譯者,雖然譯文品質確實值得檢討,但是搶先時機,傳播基本資訊,帶動相關領域關注,也為譯評課程提供大量讓學生練習,增強譯評敏感度和信心的教材,讓學生能快速進步,甚至激發深入研究的動機,自當心存感恩。本論文也感謝所有選課同學在上課、作業、部落格建立和維護以及學習心得回饋中都認真合作,才能完成此和學術同仁分享教學經驗的初稿。根據日本學者江本勝 (1999) 的研究,接受「感恩」和「愛」訊息的水,呈現最漂亮的結晶。翻譯和譯評工作應該可以以良性競合的方式,相輔相成,並行不悖,共同促進市場優良產品,讓讀者大眾消費權益更有保障。
V. 參考書目 2005 On Intelligence by Jeff Hawkins and Sandra Blakeslee ( Paperback - Jul 14, 2005) 2005 《 恐懼之邦 》, 譯者: 洪蘭 遠流出版公司, 2005.06 2005 State of Fear by Michael Crichton ( Mass Market Paperback - Oct 25, 2005) 2005 《 心思大開 》, 譯者: 洪蘭 遠流出版公司, 2005.08 2004 《 大腦總指揮 》, 譯者: 洪蘭 遠流出版公司, 2004.03 2003 《 真實的快樂 》, 譯者: 洪蘭 遠流出版公司, 2003.08 2002 《 大腦的祕密檔案 》, 譯者: 洪蘭 遠流出版公司, 2002.02 2000 Mapping the Mind by Rita Carter ( Paperback - Feb 1, 2000) 1993 Luria, Alexander R. Romantische Wissenschaft: Forschungen im Grenzbezirk von Seele und Gehirn . Reinbek: Rowohlt. VI. 網路資源
本文感謝輔大譯研所在職專 班 97 學 年選修本課程 的 16 位 同學選修本課,而且用心撰寫學習心得回饋,本文多處不具名直接引用同學學習心得回饋,讓同學們自己現身說法,和學術界同仁分享本課程的教學經驗。所以全班同學也都是本文的共同作者,功不可沒,與有榮焉。